西津渡街位于江蘇省鎮江城西的云臺山麓,是依附于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跡。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跡保存最多、最集中、最完好的地區,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“文脈”所在。這里共有文物保護單位 12 處,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 處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處。古時候,這里東面有象山為屏障,擋住洶涌的海潮,北面與古邗溝相對應,臨江斷磯絕壁,是岸線穩定的天然港灣。
六朝時期,這里的渡江航線就已固定。規模空前的“永嘉南渡”時期,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從這里登岸的。東晉隆安五年 (401) ,農民起義軍領袖孫恩率領“戰士十萬,樓船千艘”,由海入江,直抵鎮江,戰略目標就是“鼓噪登蒜山”,控制西津渡口,切斷南北聯系,以圍攻晉都建業(今南京),后被劉裕率領的北府兵打敗。公元 684 年,唐高宗李治駕崩以后,皇后武則天臨朝稱帝,徐敬業、駱賓王等在揚州發動武裝暴動,駱賓王寫下了傳誦千古的著名檄文《為徐敬業討武曌 檄》,一時天下震動。兵敗后,徐敬業、駱賓王等渡江“奔潤州,潛蒜山下”。宋代,這里是抗金前線,韓世忠曾駐兵蒜山抗御金兵南侵。千百年來,發生在這里的重要戰事有數百次之多。西津古渡依山臨江,風景峻秀,李白、孟浩然、張祜、王安石、蘇軾、米芾、陸游、馬可· 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,并留下了許多為后人傳誦的詩篇。
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,始創于六朝時期,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,留下了如今的規模,因此,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。西津渡,三國時叫“蒜山渡”,唐代曾名“金陵渡”,宋代以后才稱為“西津渡”。這里原先緊臨長江,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。清代以后,由于江灘淤漲,江岸逐漸北移,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腳下的超岸寺旁。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。
市博物館
國領事館舊址是座19世紀后半葉的拱券廊式建筑,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,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后,根據不平等的《天津條約》,長江沿線被迫對外開辟了五個通商口岸,鎮江就是其中之一。1865年,云臺山下沿江一帶被劃為英租界。清同治三年(1864)在這里修建了英國領事館。光緒15年(1889)正月初六,由于英國人無端毆打中國小販,數千被激怒的鎮江民眾憤而焚燒了領事館。現在的主樓是清政府賠款于1890年重建的。
昭關石塔
這是一座元代建造的過街石塔。據專家考證,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劉高主持建造。石塔塔基的東西兩面都刻有“昭關”兩個字,故稱“昭關石塔”,也有人稱之觀音洞喇嘛塔或瓶塔。昭關石塔高約5米,分為塔座、塔身、塔頸、十三天、塔頂五部分,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。 昭關石塔塔座分為兩層,以“亞”字疊澀法鑿成,塔座上有一個復蓮座,塔身偏圓,呈瓶狀。再向上是亞字形塔頸,又有一個復蓮花座,再上面是十三天和仰蓮瓣座,仰蓮瓣座上有法輪,法輪背部刻有八寶飾紋,塔頂呈瓶狀,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修工程中的重大發現:在石塔的塔心室里,意外地發現了兩個“曼荼羅”。
觀音洞
歷史上鎮江的江面是非常開闊的。老百姓有一句俗話說,“長江無風三尺浪”,一是說它的氣勢,二是指它潛藏的危險性。傳說,有一天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腳踩祥云途經鎮江,親眼目睹了江面上船毀人亡的慘烈一幕,于是伸出援手,將掙扎在波濤中的遇難者救上了岸。人們感念于觀世音菩薩的恩德,在昭關石塔旁的山體上鑿成了觀音洞,表達了人們祈禱平安的一種美好愿望。
開放時間
全天開放
地址
江蘇省鎮江城西的云臺山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