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城文化藝術光輝燦爛,源遠流長,有作為龍年春晚開幕演出而引起轟動的絳州鼓樂;有上下飛舞,左旋右轉的民間花鼓;有參加亞運會開幕式名揚海外的絳縣飛龍;有爬高滾球的文武獅子舞;有奇罕驚險的高蹺;有造型優美、巧奪天工的抬閣、背閣;有飛光流瑩、壯觀迷人的河津轉燈;有山西“四大梆子”之一蒲州梆子(蒲劇)和深受觀眾喜愛的眉戶;有做工精巧、食色鮮艷的面塑“花饃”;有獨具魅力、生動逼真的民間剪紙;有在天寒地凍之時赤腳露背的永濟長旺“背冰”等等。
絳州鼓樂
絳州鼓樂產生于歷史文化名城新絳縣。新絳位于山西西南,運城北部,呂梁山南端,為晉、陜、豫三省區交匯之地,歷來在政治、文化、經濟方面居于重要地位。
新絳縣有著演奏鼓樂的傳統,鼓樂是民間文藝活動的主要內容,更是當地“社火”活動中的最流行的節目之一。絳州鼓樂以花敲干打著稱,這種鼓樂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個部位以及鼓槌、鼓架的最佳聲音進行演奏,演奏起來宏厚博大,氣勢磅礴恢宏,聲韻鏗鏘,粗獷豪放而有力度。
轉燈
流行于河津市境內,多在每年元宵節前后夜晚表演。系當地民間藝人根據風車原理研制而成,起源于清光緒年間。轉燈制作先用竹子扎成骨架,用葵花桿做燈身主體,用麻紙糊成各種花燈,另用厚紙糊成4-5個風輪,安裝在每個花燈的中心,燈面上飾以各種剪紙圖案。燈的空心處穿一轉軸,軸外固定一燃燭柱,使燭光保持平穩達到燈轉燭不動的效果。燈架的頂端再飾一雉尾和紙繡球、風哨等,使燈在轉動時有色有聲,引人注目。表演隊伍雄壯,有時多達數百人,各持一燈架,身穿馬童裝,頭扎英雄巾,佩戴馬鈴,勁吹—口哨,碎步行進。隊首由一人持火球向導。整個表演鑼鼓震天,嗩吶嘹亮,燈光絢麗輝煌,蔚為壯觀。河津市的轉燈已被收入《中國民間舞蹈集成·山西卷》。
蒲劇
蒲劇,山西漢族地方戲曲之一,因興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(今永濟一帶)而得名,亦稱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。是晉南地區的主要劇種,臨汾地區有許多古代戲劇活動遺跡,例如臨汾市的魏村元代戲臺、東羊戲臺和王曲元代戲臺等,造型逼真,表情豐富,再現了我國古代的戲劇藝術。這些實物史料證明,晉南地區戲劇活動歷史悠久。蒲劇唱腔高昂,樸實奔放 ,長于表現慷慨激情、悲壯凄楚的英雄史劇,又善于刻劃抒情劇的人物性格和情緒。
如您想了解更多的旅游攻略信息,可選擇中青旅遨游網攻略頻道。http://gonglue.aoyou.com/